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操作不好,容易造成工程质量事故,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,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适用性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,甚至导致结构构件的破坏。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,感兴趣的不要错过。
1.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,降低结构限制程度,对水平构件的梁、板、墙选用低中强度水泥混凝土,加强结构配筋,如板顶受压区连续配筋,板的阴阳角径向配筋,梁的腰筋间距增加200mm。
2.挑选有益于抗拉性能的水泥混凝土级配,尽量降低水灰比、坍落度、砂率、骨料粒径、含泥量和杂质含量。
3.应选用对收缩和水化热影响到比较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。
4.选用隔热保温保湿技术性,合理利用水泥混凝土后期强度(60天)。
5.针对超长结构,可采用跳仓浇水或后浇带的方法施工。
6.针对错综复杂的结构,或多或少地会有少量裂缝,影响到正常使用和耐久性。裂缝可分为表面裂缝、浅裂缝、深裂缝(深裂缝)、贯通裂缝等。
7.少部分有害裂缝选用现代化学灌浆技术性进行处理,可满足设计、使用和耐久性要求。所以,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不应降低。
1.优先选择选用掺低水化热矿渣水泥的水泥混凝土,并合理使用缓凝减水剂。
2.在确保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前提下,降低水泥用量。
3.降低混凝土模板温度,控制水泥混凝土内外温差(设计无要求时,内外温差控制在25摄氏度以内)。及时养护水泥混凝土覆盖隔热保温保湿材料。
4.还可以预埋冷却管,导入循环水系统,将水泥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带出来,进行人工导热,定期监测温度。
5.拌制水泥混凝土时,可加入适量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。
6.依据图纸设计和规范,可以设置后浇带,降低外部应力和温度应力,有益于散热和内部降温。
7.大体积混凝土一定要分两次抹面,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。
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难以避免,但是它的伤害程度是能够掌控的,有害与无害的界限是由结构的功能决定的。裂缝掌控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设计、施工、材料等综合技术措施,将裂缝控制在无害范围内。